
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佳佳 文/图
在人均消费下降、餐饮行业增速放缓的2025年,一家被网友称作“意大利沙县”的西餐厅却交出了净利润增长37%的亮眼成绩单。这便是连锁餐饮品牌萨莉亚。
近日,萨莉亚发布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显示,公司实现净利润111.64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5.24亿元),同比增长37%,销售额达2567.14亿日元,同比增长14.3%。

低价策略抢占市场
资料显示,萨莉亚是日本连锁意式餐饮品牌,由正垣泰彦于1967年创立,总部位于日本。2003年,萨莉亚进入中国内地,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。截至2025年6月在中国内地拥有约500家门店,全球门店总数超过1500家。
根据萨莉亚财报,具体到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海外分部,在截至2025年8月31日报告期内,营收同比增长7.4%至838.02亿日元,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2.8%至101.32亿日元。财报对此解释为“持续推进新店开张、店铺数量增加等。”
10月19日下午约5:30分,记者来到深圳龙华区上塘会商场一楼的萨莉亚门店内,看到上座率已达八成。披萨15元起,意面15元起,蔬菜7元起……门店门口一幅巨大广告牌上写着“好吃不贵”的字样,就餐人群中大多数是带着孩子的家长,以及部分年轻情侣。


记者与家人点了四份菜品,两人消费共50元,虽然份量不大但足够吃饱。这家装修简朴的餐厅没有繁琐服务,服务员约有三四名,据店员介绍,该店已开业多年,周边顾客稳定,周末用餐高峰期或节假日经常需要等位。
《中国餐饮经营研报2022》显示,一批餐饮品牌在后疫情时期迈出了更快速走向全国的步伐,相比高客单价的消费升级品牌,高性价比的餐饮品类受到欢迎。
业内人士分析萨莉亚成功的经验,离不开低价策略抢占市场,并采用高度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压缩成本这些因素。财报数据显示,萨莉亚的食材成本率控制在30%以下,远低于行业平均35%-40%的水平。
近期“预制菜”风波中,萨莉亚也被推上风口浪尖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,“萨莉亚确实采用中央厨房模式,但这与通常理解的预制菜有所区别。他们的产品更接近‘现场简单加工的半成品’。”萨莉亚中国公司则回应称,“公司采用标准化食材预处理和部分半成品配送,但所有菜品均在门店现场烹制完成。”
持续加码中国市场
对于未来的发展,萨莉亚中国公司表示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,计划在2025财年新增门店40-50家,其中深圳将是重点拓展城市之一。同时,公司还将加大供应链本地化力度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萨莉亚在深圳已开设近50家门店,遍布全市各大购物中心和商业区。尽管深圳餐饮市场竞争激烈,萨莉亚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客流和业绩增长。

深圳消费者对萨莉亚的评价呈现有趣的分化。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,萨莉亚深圳门店的评分大多集中在4.1-4.4分(满分5分)之间。网友“美食侦探”写道:“他们的菜品标准化程度极高,不同门店味道完全一致,肯定是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半成品。”“就算是预制菜又怎样?人均30元还能吃到焗饭、披萨和甜点,还挑剔什么?”网友“吃货小白”的评论代表了另一派观点。
深圳一位餐饮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“萨莉亚的供应链模式是其核心竞争力。他们建立了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,从食材种植、加工到配送全部自主完成,这使他们能够将成本控制在极低水平。“
在中国市场,“性价比”永远是最有力的竞争武器之一。但随着餐饮行业的不断变革和消费者偏好的演变,萨莉亚能否继续凭借其独特模式在中国市场保持增长,仍需时间检验。
举报/反馈在线股市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